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 化 人

  蔡惠玲/文

  满天的彩霞似一匹匹亮丽的锦缎,装点着早起人的心情。天宝寨山顶上飘扬的红旗,登山步道上一个个移动的人,体育文化公园内,一队穿着旗袍的阿姨们正在音乐声里走秀,高雅而自信。多么和谐的景致!无限幸福的感触油然而生。

  文化馆退休职工座谈会上,大家感慨颇多。听了现任领导的介绍,参观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各厅室。大家都诉说着艰苦的过去。想起我2003年调到文化馆时,单位在老体校楼下办公,室内昏暗潮湿,一盏白炽灯吊在屋顶中央,两张办公桌对靠在一起,靠墙立着一个老式木制文件柜,两三个同事围坐在斑驳的墙壁下,一小窗投射进来的光除了看见更多的灰尘,没有让室内明亮起来。后来单位在乡镇企业局六楼上租房办公。夏天没有空调,就头上一个吊扇,太阳上午晒门,下午晒窗,坐在里面又蒸又烤,我连着中暑三次。这天又逢高温,我头昏脑涨,喝了一瓶藿香正气液,坚持把工作做完。不曾想出了意外,下班时,脚下一滑直接从楼梯上摔倒,滚到下一层来,好在没伤骨头,手擦破了皮,脚疼了半月才好。2006年搞工资改革,单位没有电脑,只能在打印室借用,遇上生意好时,我只能在旁边等候,没人时就加班加点,一周后终于完成报送。再后来,办公室搬到广电大厦,有了一台主管部门淘汰下来的旧电脑,两人合用,还经常出故障。那年恰逢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市上专门赠送了电脑和彩色打印机,每处文物都要收集相关数据和彩色图片,由于原装的颜料比买一台普通的打印机还贵,打印机颜料用完就束之高阁了。

  当时,下乡条件艰苦,很多文物点无路可走,寸步难行。搞文物工作的同事们就手拿砍刀,一步步在荆棘密布的丛林里,生生砍出一条路来。到了文物点还得铲除四周那些比人高且锋利的杂草,酷暑下蚊蝇肆虐,不得不穿上长衣长裤,捂出一身的痱子。遇上雨天,道路泥泞,只能穿上笨重的长筒雨靴,加之山里雾气缭绕,稍有不慎,就可能摔下山崖。现在文物已经独立出去了,有了专门的人员编制。

  2009年县政府将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的宣传文化中心划拨给文化馆使用。其位于体育文化公园内,建筑面积为3千多平方米。一年后,打造出了全新的文化馆。有办公室、展厅、多功能活动室、多功能演出厅、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保管室等等。文化馆以此硬件,加上大家的齐心协力,终于,在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称号。

  虽然办公环境改善了,但软件并未跟上,单位职工的平均年龄五十多岁,专业人才匮乏,青黄不接。每人都身兼数职,女职工只有两人,三八妇女节都热闹不起来。遇到年龄大的同志病了,工作就无法完成,请外援,又是额外开支,有些活动就因为经费不足被取消。

  办公室的同志介绍说:“现在的文化馆建筑面积5千多平方米,设有书画展览厅、多功能厅、演播厅、排练室等8个功能区,配备有200个座位的小剧场1个。提供演出、排练、讲座、展览展陈等多样化的免费开放服务项目,是垫江县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群众文化服务场所。现有职工17人,其中在编在岗职工10人,购买社会服务5人,公益性岗位2人。设立文化馆分馆37个,覆盖多个企事业单位及全县26个乡镇(街道),实现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持续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称号。”

  八十多岁的老馆长听后激动不已,站起身来,眼含热泪,高声说道:“这都是党和国家为群众做的大实事,这就是文化自信!作为一个文化人,我感到无比自豪!”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专版
   第04版:明月风副刊
春天的光,又暖又明亮
一只蝉在果园里唱歌(外一首)
春天是一种精神
瑞兔呈祥
花开盛世
癸卯正月作
癸卯新正试笔次廖嘉州先生韵
初春闲谈
文 化 人
【中吕.喜春来带普天乐】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