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8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减”有了新花样 “非遗”传承润童心

川剧变脸特技教学深受我县师生青睐

  本报讯   (记者   郑雯瑾)“变脸大致可分为抹脸、吹脸、扯脸三种……”昨日,在武安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期间,老师李勇正在为该校变脸社团的孩子们教授川剧变脸知识。

  李勇从2021年便开始到该校指导教授学生川剧变脸特技。他介绍,川剧是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其本质就是通过变脸的形式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具化为可以感知到的形象,它被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我们先学习了川剧的历史、服装、道具、形式,然后跟着训练变脸的手眼身法步,虽然很繁琐,但是我们都乐在其中,很享受”,对于变脸特技学习,学生曹治宏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加入社团后,感觉身体更结实了,嗓门也比以前大,人也更自信了。

  “学生经过了一天的学习,可以在学习川剧变脸这一延时服务中释放自己,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放松了身心,做到减负不减质。”武安小学校长王勇告诉记者,“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学校将川剧变脸与课后延时服务进行有机融合,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响应和支持。

  县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减”政策出台后,将非遗项目引进校园的,武安小学校只是我县其中一个。太平小学的千人画牡丹、大石小学的竹编文化、高安小学的葫芦丝、鹤游小学的乡土课程……各个学校在探索特色课后延时服务的同时,也让“双减”“玩”出了新花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读书
雷达督导检查普顺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双减”有了新花样 “非遗”传承润童心
“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采访团走进垫江
政务简报
我县5个团组织入选重庆市“5个100”示范性团组织
“七进”宣传普及道路安全知识
公园刷新城市颜值 市民畅享品质生活
上街头进社区 反诈知识送上门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供水管网的“活地图”
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