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1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文化遗韵

  【先巴文化】

  垫江所处的重庆地区,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周朝分封建立巴国之前,影响和决定垫江文化形态的标志性文化是大溪文化。大溪文化是以最先发现于巫山县大溪乡境内的遗址而命名的,与其类型相同的文化遗址在长江中游地区多有发现。大溪文化中修造草质房顶和竹泥墙壁的技术,在垫江延续了几千年,直到民国时期垫江人还在使用这种技术建造房屋。

  蛤蟆寨遗址是先巴时期商代的遗存,为垫江主要文物出土点。1977年6月,这里出土了石钺、石斧、石圭、石矛等20余件石器,经四川省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商代石器。石钺为祭祀器物,石矛为狩猎工具, 石圭为一种特殊的礼器。石钺(商残三穿淡黄色石钺)因残被评为国家二级文物,2017年入选重庆市三十八区县博物馆镇馆之宝。

  1997年,在同一地点1.5米深处出土了绿松石串珠32颗以及石器残片。绿松石串珠是一种玉质饰物,必须依赖金属工具方能加工。石串珠颗颗晶莹圆润,每颗石珠均有一直径2~3毫米的圆形钻孔。

  【巴国遗韵】

  周武王元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商并建立周朝,分封姬姓宗室成员到巴地建立巴国,授予其爵位。巴国与当时的吴国、楚国同级,较邻国庸国低一等级。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

  巴、楚、秦三国灭庸国后,今垫江位于巴国中部。因地理环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垫江成为战国时期巴国的重要产粮区。因此,垫江作为“川东粮仓”的经济地位,应始于巴国时期。

  巴人民风古朴,历来崇尚勇武,死后大多采取船棺葬、悬棺葬、幽岩葬、岩穴葬、土坑葬等埋葬方式。今天遍布垫江境内的崖墓遗迹被称为“巴人洞”“蛮子洞”,是当时的贵族才能享受的一种岩穴葬方式。垫江境内规模最大的崖墓群在长龙镇杨家坪——在长150余米、高10余米的范围内,共存有63座崖墓。崖墓多有2至3层门楣,墓室高和宽均在1.6米左右,长3米以上。多数墓室内还有长2米多、宽和高约0.6米的无盖石棺。

  影响垫江至今的巴国文化符号主要有巴渝舞、竹枝词、巴乡清、巴人风情等。巴渝舞的特点是舞风刚健,音乐铿锵有力,属武舞、战舞类型。竹枝词是巴国的民歌,在垫江流传久远,清代的程伯銮有《桂溪 竹枝词》(16首)传世,这16首竹枝词是垫江竹枝词的代表作。巴乡清是古代巴人的贡酒,这种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熟,色清味重,为酒中上品。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专版
   第04版:明月风
“模拟法庭”开启沉浸式法治学习
补齐“种植空窗” “冬闲田”巧变“四季田”
线上线下齐发力 助农销售促增收
系列活动把牢学生心理健康关
赓续“双拥”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历史文化遗韵
重庆垫江探索一体化基层治理智治平台
捷力轮毂: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擦亮普惠金融的为民底色
县政协十一届十次常委会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