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峰镇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产业为重点、以文化为灵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井、红星等村先后获评市级“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乡村治理示范村”“美丽宜居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在高峰大地激情绘就。
一、实施“三大工程” 党建统领注入新动能
一是党建联合工程。协调帮扶集团党组织,组建“党建联合体”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组织联建、产业联兴、工作联议,破解发展难题12个。二是人才强基工程。优选“带头人”,培养后备干部27人,回引15名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大井村党支部书记2022年破格提拔为县管领导干部。三是实施阵地提质工程。新建、改建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大井村成功创建“大井党校”“乡村振兴教学基地”。
二、紧抓“三个重点” 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是担“守土之责”。落实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整治、“旱改水”11000亩,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4万亩。二是抓“一村一品”。规模发展雷竹、柑橘、榨菜、花卉和畜禽养殖产业,“高峰雷竹” “高峰柑橘”“高峰红柚”等优质农产品美名远扬。三是当“金牌垫小二”。82名干部结对服务企业,让企业进得快、留得住、干得好。实施“低步入轨、逐年递增、限额控制”土地流转付费机制,减轻业主压力、保障群众权益。
三、做足“三篇文章” 乡村文化焕发新活力
一是传承非遗文化。以市级非遗“高峰薅秧歌”为抓手,壮大队伍、丰富形式,创作剧目,传承弘扬农耕文化。二是打造特色文化。在大井村建成“垫江县文艺创作基地”,与重师美院共建 “学生实训基地”,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三是讲好先进文化。大力宣传高峰籍红岩烈士陈鼎华“红岩精神”、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周安会“诚信精神”、寇家坝一塆两劳模“劳模精神”,引领党员群众见贤思齐,营造向上向善新风尚。
四、建立“三项机制” 巩固成果迈出新步伐
一是问题排查机制。“帮扶干部每月访”“镇村干部日常察”“院坝集中大家谈”共同发力,全覆盖多频次走访低收入群体,排查问题54个。二是督导整改机制。坚持“日常工作每月研判”“重要节点每周调度”,对“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集体研判、联动整改、限时清零。2022年顺利通过中期评估且无问题反馈。三是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展集体企业、创建“帮扶车间”、开展“以工代赈”,吸纳群众就近就业540余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3万元,全镇291户941名脱贫户、监测户共享发展红利。
任重道远需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高峰镇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高质量发展,交出高分报表,服务全县全局。一是强化党建统领。扎实开展“基层组织提升年”“干部作风建设年”“产业发展突破年”三大行动,落实“785”工作机制,打造“红岩先锋”变革型党组织。二是聚力产业培育。坚持走现代特色农业之路,壮大现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三是加快示范创建。推进大井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提升“垫江县文艺创作基地”和“重师美院学生实训基地”影响力,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记者 杨栋 收集整理
本版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