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川红/文
自从上班后,工作变得越来越忙,有一种生活迷失自我的感觉。可每当我回到老家,生活中的色调又重新鲜活了起来,舌尖上又重现久违的儿时味道。
懵懂刚记事起,最爱的便是奶奶做的麻婆豆腐。那时奶奶脸上还没爬满皱纹,头发还没被白色淹没,走路还比年轻人轻快。那时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一觉睡到自然醒,从昏昏沉沉的午睡中醒来,在床边,奶奶小声温柔地喊我:“丫头,醒了,快来尝尝这个”,原来是奶奶给我做了最爱吃的麻婆豆腐。于是,我张开嘴,咬了一口,整个口腔瞬间被嫩嫩的、麻麻的感觉包裹着,犹如初夏晴朗的午后,阳光明媚,清风拂面,一切是那么那么的清澈透亮。
稍大一点了,便和妈妈去赶集。当晨雾还未散去,镇上一家豆花老店已经热闹了起来。不大的店,没有招牌,但是远远就闻到了香味,很是吸引人。墙角桌子上摆了一溜儿的佐料,辣子、豆豉、酱油、花生碎、香菜等十几种佐料。这么多佐料,看得眼花缭乱,怎么打佐料,我不太懂,学着大人的手法,拿着勺子,每样舀一点。过一会儿,老板娘端着豆花过来了,豆花真是可爱呀,白白的、嫩嫩的,放在桌子上的时候,还在不停的颤动。拿筷子轻轻戳下去,豆花便散了,怎么也喂不到嘴里去,妈妈笑了。等我掌握夹豆花的技巧后,放一口在嘴里,感觉和奶奶做的豆腐又不一样,绵而不老、嫩而不溏,回味悠长。
记忆中,有一次爸爸喊我陪他去乡下坐席,说是吃“一条龙”。当时我好兴奋,吃饭还能看到龙,蹦蹦跳跳就跟着去了。但是左等右等,美味佳肴都摆了一桌,而那条龙呢怎么还不来。于是我问爸爸,你说的“一条龙”怎么还不来,大家哈哈大笑。爸爸给我解释“一条龙”的意思是主人啥也不管,所有的食物包括桌子板凳均由承包这个餐食的供应商全部提供。大家围席而坐,大口喝酒吃肉,大声讨论着今年的收成,议论着哪家的娃娃有出息,东家长西家短地说着。看着他们饱经风霜的脸,虽然沟壑纵横却依旧豪迈。家乡人的豪爽性格缓缓流淌在我的心田,细细地流淌在我稚嫩的心灵。
幼时家乡带给我的感情,被我锁进了心灵深处。每次回老家都想再去走一走那条小学同学一起走过的街道,想起下雨不带伞淋成落汤鸡回家被胖揍的情景;好想去那家豆花店铺坐一下,重温过去美好的味道。可即使这样,往事还是随风而逝,那种情感已被世事一点一点磨尽。儿时的味道永远是记忆最深刻的,那些记忆汇成我生命中的路标牌,在每个岔路口指引着我,变成我生命中的颗颗星辰,点缀着我的心灵。儿时的味道,在我一次次囫囵吞噎或细心地品尝中,一点一滴的,烙印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化作了回忆绵长,绿水长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