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俊杰)日前,记者在太平镇九龙村5组看到,业主唐躲生正忙着制做腊肉。
“临近年关,腊肉订单增多,我们每天都在忙。”唐躲生介绍,2015年以来,她流转了300亩土地发展李子种植,2020年,看到生态养猪的前景不错,她便萌生了搞养殖的想法,开始养殖“跑山猪”。
为了保障猪肉品质,她优中选优,选择了野二代、本地土黑猪等品种,其体形特征、生活习性都接近野猪,平常都在山坡上自由活动,觅食山中杂果、啃食根茎植物。因此,其肉质明显优于饲料喂养的猪。
“‘跑山猪’与家养猪相比生长慢,一般两年才能长到100公斤左右,猪肉品质好、出售价格也略高。”唐躲生算了一笔经济账,普通生猪市场价格在8元左右,每头“跑山猪”比普通生猪高3倍左右,目前,每斤毛猪售价25元,鲜肉45元一斤,腊肉75元一斤,而且价格稳定,平均一头猪可以售8000元以上,收入可观。
目前,唐躲生一年可出栏“跑山猪”200余头,通过卖猪,每年收入160余万元。
近年来,太平镇不断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群众增收。 下一步,太平镇还将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积极推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