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静
“我们选择不一样的药材搭配,香囊就会有不同的功效......”如今,蒋绪江每周都在为游客提供手工香囊体验课服务。
2010年,蒋绪江大学毕业,他选择回到家乡,学以致用,投身到仙草园中医药文化旅游区的管理中去,以专业优势提高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我虽然是学管理的,在这个以中药为基础的景区内,会一些中医药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自此,蒋绪江便开始充实自己的中医药知识,通过自购书籍和向园内的专业人员请教,以及网络课程学习等,很快,他成为了“小专家”。
“学的多了,懂得多了,我在做志愿服务的时候向游客介绍便有底气了。”现在的蒋绪江,能够熟练地向游客介绍园内供于游赏的144种中药材,还能引用《本草纲目》等中草药有关的古医书来介绍药效,讲明药理,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帮助景区做大做强,是蒋绪江为自己定的第一个职业目标。于是,他带领团队对景区进行改造和完善。
白天,他走遍景区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实地勘察、记录;晚上,他回到办公室,思考景区的规划和建设,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方案,经过不停地推翻、重来、再推翻……终于形成一个既符合景区实际情况又利于长远发展的规划方案。
在蒋绪江的促成下,景区建立了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展示项目,游客可以到种植园亲自参观铁皮石斛、灵芝、迷迭香等中药材,并深度体验,参与到手工香囊、艾条、精油皂的制作中去,让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
“我所做的只是千万个年轻人的缩影,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虽然不能光芒万丈,但始终能温暖有光。”蒋绪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