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谭彬)近日,记者走进五洞镇文龙村,只见连片的农田阡陌纵横,笔直的机耕道穿梭其间,崭新的灌溉水渠蜿蜒流淌,一垄垄平整的土地如绿色的绸缎向远方铺展。
长期以来,五洞镇农田“小、碎、散”的格局与薄弱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机耕道缺失导致大型农机设备难以投入使用,排水沟渠不足使农田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有限,农户只能依赖人力或小型农用设备耕作,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如今,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这一困境得到有效破解。
“我家的田地离马路边较远,以前每到收获的季节,都是肩挑背扛,很吃力。”村民李福清感慨道,今年春耕,他就用了设备,省时又省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动龙溪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抓手。近年来,五洞镇积极响应示范区建设规划,先后在山河、龙滩、文龙、高山等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高效节水灌溉、田间道路修筑、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持等系统性工程,全方位提升农田质量与综合生产能力。目前,五洞镇已完成1.2万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此外,为进一步激发村民种田积极性,五洞镇今年计划对龙滩村 3700亩田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预计今年9月全面开工,明年5月完工,确保建设进度与农时紧密衔接,不耽误农业生产周期。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龙溪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工程,对提升五洞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五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五洞镇将依托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与示范区内其他乡镇协同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助力示范区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