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生态+文化+产业”融合 打造渝东北乡村旅游新高地

——专访新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匡建

  本报记者   徐静

  新民镇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带上的“垫江首场”,全镇拥有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全国和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各1个。作为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新民镇文旅产业当前发展呈现怎样的态势?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未来又将勾画怎样的战略图景?记者就此专访新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匡建。

  垫江报:新民镇近年来文旅产业成绩亮眼,2024年游客量超286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4亿元。能否结合具体实践,谈谈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成效?

  匡建:我镇始终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产业为支撑”,在资源整合、业态创新和服务升级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文化资源“活起来”。我们深挖历史遗迹与非遗文化,打造了报恩寺、石人山等5大文化节点,年均举办“春牛舞”“元宵打铁花”等传统节庆活动30余场次,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耕读之乡”的魅力。二是生态优势“转起来”。依托明月山四季景观,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看林”全季旅游产品,带动明月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城北村成为市级示范村。中华仙草园创新“文化+研学”模式,年均吸引研学游客3万人次,让生态资源转化为教育价值。三是产业融合“强起来”。通过“旅游+农业”“旅游+康养”等模式,建成檬子堡生态农业园、双河踩水谷等特色项目,打造渝东北“微度假”目的地。去年帽合村油菜花海文化节、牡丹樱花世界科技展等活动,年均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品牌效应逐步凸显。

  垫江报:新民镇提出要打造“渝东北乡村旅游新高地”,这一目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匡建: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三张名片”。一是“成渝文旅会客厅”。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机遇,将新民镇建设成区域旅游集散中心,2025年3月即将在明月村举办的“全国村晚”就是重要起点。二是“四季全时度假地”。突破季节限制,依托牡丹樱花世界、仙草园等景区,串联果蔬采摘、民宿体验、红色研学等多元业态,打造“快进慢游”的全时旅游链条。三是“乡村振兴样板区”。通过文旅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计划培育更多星级农家乐和本土美食品牌,实现“旅游富民”。

  垫江报:要实现这一目标,新民镇将采取哪些关键举措?

  匡建:新民镇将聚焦旅游产业发展薄弱环节,不断升级优化旅游“硬环境”配套设施,让游客获得感成色更足。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渝巫路沿线旧房整治,同步打造旅游公路,建设生态旅游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二是提升服务水平。配套修建旅游厕所,完善镇域旅游标识导览和咨询服务设施,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三是激发内生动力。积极探索新型经营模式,培育土鸡汤、农家腊肉等本土美食品牌,打造星级农家乐,定期开展餐饮培训,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市场化、专业化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深度
   第04版:专版
垫江20道菜参与市级角逐
热门打卡地 健康旅游新典范
深化“生态+文化+产业”融合 打造渝东北乡村旅游新高地
在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
万亩李花陆续盛开
春耕好时节 稻田育秧忙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产品逆袭欧美市场
今年全县预计植树1000亩
遗失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