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红致富路 2022年04月24日  黄家修

  黄家修/文

  四月下午的阳光呈现温和的浅金色,柔柔地洒落在开满芍药花的山野里,洒落在采风团员的相机里,洒落在游人的笑容中。微风在轻轻地和弦歌唱,花影、姑娘倩影、泥士和着花的芬芳茏罩在暖融融的温馨之中。

  我随垫江县文联采风团第五组乘车到达曹回镇徐白村百草坡。四周大片的芍药花瓣散发潋滟红波,漾着妩媚的胭脂,映红了姑娘、大嫂的脸庞,映红了火热的农家生活。

  我轻轻附耳用心聆听,听到一片片花瓣窸窸张开的声音,也聆听花与花的窃窃私语。有人说,能听到花开花语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我和伙伴们就是那最幸福的人。惟愿现时滋润、岁月静好,每每于沉思中拈花含笑;惟愿农民奋起中,在凝眸里品味甜蜜生活。

  百草坡下的百草水库,镇上规划明年将修一条绕湖彩色步道。我仿佛看到一湾荷叶香池,一倾青萍荷花娇如水,莹如玉。一水漫香风,红鲤荡漪涟。

  据传,上古时期神农炎帝带领大军来到高梁石(今宝鼎山)抗击蚩尤“三苗”部落入侵。到此地不久,闻听龙溪河畔村民得一怪病,病人头部眩晕,腹部疼痛难忍。严重病人已近奄奄一息,当地医倌无法治疗。神农将军务交部将处理,亲身来到宽、长二十余丈七星石设“北斗七星”祭坛作法为病人续命,场面神秘、悲壮而肃穆,但病症未见缓解。神农见无效果,即在七星石附近采来百草,以身试药。他在土坎见一叶绿、硕大红花植物,采其根煎水让病人服用,病人服用后奇迹般痊愈。神农将此药起名“将离草”,其花为芍药花,现今根部入药为白芍。

  神农为解除村民疾苦,亲力亲为尝数百种药草,并将这些药草在七星石晾晒制成药材,让村民永享安康。后来,民众为纪念神农尝百草为民驱离病痛的恩德,将七星石改名百草坡。

  芍药,别名余容、将离、殿春花、婪尾春、离草,是毛莨科芍药属著名草本花卉。徐白村芍药花较广种植在二百多年前。

  徐白村乃原徐家村、百草村合并而成。徐百村四社就是百草坡附近村民组成。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示鼓舞下,徐白村以中药材种植向旅游观赏性芍药花种植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观光客前来旅游赏花。

  芍药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功效作用十分显著。游人在芍药花海里,游玩拍照,嬉戏说笑,人和花融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绝伦的立体画。

  四社社长彭克成,祖传芍药种植技术,四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种植芍药。他记住四川省劳动模范、老支书杨达宪的“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两句话,于2014年成立了克成中药材芍药专业合作社,以种植中药材白芍获取收入。2017年由于鲜花市场需要,开始销售芍药鲜切花,2021年彭克成一家卖花收入达到3万多元。同时,他义务给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带领全村村民发展芍药产业,并积极与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学习、交流种植技术,攻克种苗繁育难题,提高芍药单产。如今,全村芍药种植面积达到2000余亩。

  最初由花商来村收鲜切花每支仅0.2元,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帮助下,重庆望海花市花商直接来村收购,减少了中间环节,每支鲜切花销到1.5元至2元,大大增加了花农的收入。2022年,鲜切花已销往重庆、成都、昆明等大城市,全村药材、芍药鲜切花、花茶、花饼产值达 600万元。

  我何曾见过如此一望无垠的芍药花海,不是亲眼目睹哪里知道这小山村有如此美景?此时此刻,置身于此的我仿佛飘飘欲仙了。

  特作赞美之诗曰:

  徐白芍药花

  妩媚胭脂漾春风,身姿优雅韵无穷。

  诗人举盏飞红雨,醉倒花前画景中。